作家

  筆 名: 赤葉
  性 別: 男
  出生年月: 1930
  民 族: 漢族
  遼寧瓦房店人。高中畢業。曆任雞西煤礦區文工團創作員,《黑龍江文藝》、《北方》、《北方文學》雜誌編輯,黑龍江省作家協會第三屆理事,專業作家,兼任《黑龍江作家》主編,1950年開始發表作品。1982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著有詩集《初歌集》、《致故鄉》、《掘進集》,詩歌散文集《雪國草》,詠雪詩詞選析《麗雪賦》(合作),散文集《綠穀二十年紀》、《北方,遼遠遼遠的海》,散文詩集《赤葉散文詩》,長篇紀實文學《中國農機之光》(合作)、《重塑從今天開始》(合作)、《雄雞鳴唱》(合作)、《龍江商傑》(合作)、詩選集《跋涉集》等。散文《遙遠的小鎮》獲全國首屆煤炭文學優秀作品一等獎,《我頭上有一顆屬於自己的太陽》獲全國第二屆煤炭文學作品烏金獎。

交通銀行黨委副書記、行長、副董事長

  現年50歲的李軍自2000年6月至今,曆任交通銀行總稽核、董事、常務董事、副行長;1998年4月至2000年6月,任交通銀行總稽核;1990年10月至1998年4月,曆任交通銀行武漢分行副總經理、行長;1985年10月至1990年10月,曆任工行武漢市分行信貸處副處長、技改信貸處處長;1975年8月至1985年10月,在中國人民銀行武漢市分行工作。李軍於1995年獲華中理工大學經濟學碩士學位。 2006年9月,李軍接任交通銀行黨委副書記、行長、副董事長。

吉林省教育廳廳長

  1947年生於河北樂亭,漢族,中共黨員;碩士研究生。現任吉林省教育廳廳長。主要任職經曆:農安縣青山公社鬆花江大隊知青(中共黨員);長春日報社記者;長春市文化局創作員、副科長;吉林大學碩士研究生、中文係講師、係副主任、副教授;長春出版社副社長兼副總編輯;中共長春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兼出版社總編輯(正局級);長春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市委委員、市政協常委、市人大代表);省教育廳副廳長、黨組成員;省政府副秘書長(正廳長級)、辦公廳黨組成員;現在吉林省教育廳廳長、黨組書記,高校工委書記(兼)。

浙江省女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

  女,1956年7月生,祖籍山東,文化程度大專。現為浙江省書法家協會會員,浙江省女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
  自由愛好書畫,師承著名書法家朱關田、駱恒光先生。先後取法唐顏真卿、宋米南宮、元趙子昂以及漢隸書《石門頌》等,尤以米南宮、李北海用功最重。書法作品入展中國書法家協會主辦的全國第三屆婦女書法篆刻展,第一、二屆中日婦女書法交流展,並有作品多次刊登在《中國書法》、《書法報》中。作品多次赴日本、新加坡、韓國展出。2003年歲浙江省書法家協會書法代表團赴韓國參加國際書法藝術交流活動。
  5、南開大學東方文化藝術係副教授,畫家、雕塑家男,1961年12月出生,天津市人,南開大學東方文化藝術係副教授。畫家、雕塑家。1987年畢業於天津美術學院繪畫係。畢業後任教於南荊大學東方文化藝術係,現為南長大學東方文化藝術係副教授。十歲開始學畫,先學西洋繪畫,再習傳統。並屢有作品獲獎。1978年從事雕塑創作。並多次獲獎。大學期間多次獲獎學金並有作品獲獎。1978年以優異成績畢業。其畢業作品被媒體專題介紹。1988年參加“四青年畫家展”受到美術界矚目。近年來潛心藝術創作及教學的研究工作,屢有作品參展出版、發表。在從事中國畫教學、創作的同時進行雕塑的探索與研究,其作品受到社會關注。幾年來曾涉獵 壁畫、平麵設計、現代書法等領域的研究及創作,並有大量的作品問世。1998年去歐洲考察繪畫、雕塑藝術。現正在從事近現代東西方美術的比較與研究。

中共貴州省貴陽市委書記

  男 ,漢族,1962年2月出生,湖南安鄉人,1985年8月參加工作,1985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研究生學曆,文學碩士,經濟學博士,研究員。
  學習簡曆
  1978年10月至1982年09月,在武漢大學中文係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習;
  1982年09月至1985年08月,在武漢大學中文係古典文獻專業攻讀碩士研究生;
  1995年09月至2000年06月,在武漢大學商學院政治經濟學專業攻讀博士研究生;
  2001年01月至2002年12月,在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應用經濟學學科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
  2003年03月至2003年07月,在中央黨校中青班學習;
  任職簡曆
  1985年08月至1990年12月,先後任國家文化部政策研究室科員、主任科員,國家文化部市場局副處長;
  1990年12月至1993年05月,先後任中央辦公廳調研室宣傳組助理調研員、調研員;
  1993年05月至1994年10月,任中央辦公廳調研室統戰組副組長(正處級);
  1994年10月至1995年10月,任中央辦公廳調研室統戰組副組長(副局級);
  1995年10月至1997年08月,任中央辦公廳調研室統戰組組長(副局級);
  1997年08月至1999年05月,任中央辦公廳調研室統戰組組長(巡視員);
  1999年05月至2001年04月,任中央辦公廳調研室副主任、統戰組組長(巡視員)
  2001年04月至2003年07月,任中央辦公廳調研室副主任(巡視員)
  2003年07月至2004年12月,任貴州省政府黨組成員、省長助理(正廳級);
  2004年12月至2007年06月,任貴州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
  2007年06月起,任貴州省委常委,貴陽市委書記。
  是九屆、十屆貴州省委委員。

河南省信陽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李軍,男,漢族,1951年10月生,潢川縣人,1966年7月參加工作,1969年12月入黨,河南省委黨校經管專業畢業,大學文化。
  1966.07-1968.03 潢川縣桃林供銷社張集門市部工作;
  1968.03-1985.12 空軍某部文書、學員、參謀、副政指、政指、幹事、幹部股長、幹部科副科長 ;
  1985.12-1992.07 潢川縣老幹部局副局長,縣委組織部秘書,縣政府辦副主任兼法製辦主任,桃林鄉黨委書記;
  1992.08-1995.10 新縣縣委常委、組織部長(其間:93.09-95.12省委黨校學習);
  1995.10-1997.01 新縣縣委副書記、縣長;
  1997.01-2001.08 商城縣委副書記、縣長;
  2001.08-2003.07 光山縣委書記;
  2003.07 以後 信陽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黨組成員。

山東大學管理學院教授

  男,1963年9月出生,現任山東大學管理學院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此外,還擔任山東省應用 統計學會副理事長,濟南市科學技術協會委員,濟南市管理科學研究會秘書長及若 幹企業和政府部門的管理顧問等社會職務。
  長期以來,在完成大量教學工作任務的前提下,一直致力於企業戰略管理、知識管理、決策科學、區域規劃及競爭力等方麵的研究工作,曾主持承擔了10餘項山東省、濟南市及省廳級以上科研課題,獲省科技進步三等獎兩項,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兩項,濟南市科技進步三等獎兩項等多項政府科技獎勵,發表學術論文30餘篇;此外,還主持完成了多項企業診斷和管理谘詢項目,社會效益顯著。
  研究領域:
  1、企業戰略與知識管理 2、決策方法與技術 3、區域規劃
  近年來的主要論著:
  1、李軍 《IT企業知識型員工的激勵問題研究》,《東嶽論叢》 2002,VOL.23 NO.6 2002.
  2、李軍 《知識型員工流失風險管理》,《山東社會科學》 2003,NO.3 2003.
  3、李軍 《風險投資發展對策初探》,《東嶽論叢》 2000,VOL.21.NO.4 2000
  4、李軍 《風險企業的風險分析與評價》,《科學與管理》 2002,VOL.22 NO.2 2002
  5、Lijun 《An Evaluation Model of Venture Enterprise》 第53屆(漢城)國際統計大會論文集 BOOK2. 2001.8
  6、 Lijun 《Discussion About Managing Core Staff in Venture》 第四屆企業跨國經營國際會議論文集 2002.5
  7、 李軍 《知識型員工績效考核建議》 《科學與管理》 2003,VOL.23 NO.1 2003
  8、 李軍 《山東人口流動問題探析》 《東嶽論叢》 1998/11
  9、Lijun 《Some New Question On Statistical Application Based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第54屆(柏林)國際統計大會論文集 BOOK2. 2003.8
  10、李軍 《對我國資產重組實踐的理性分析》,《科技與管理》 2000/10
  11、李軍 《聯盟合作與高新技術企業發展策略探析》,《山東經濟戰略研究》 2004/3
  12、李軍 《基於企業核心能力的人力資源績效管理研究》,《科學與管理》 2004/3
  13、李軍 《經濟管理類專業計算機課程體係建設與改革研究》《山東大學學報》1999/6
  14、李軍 《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科技觀與科教興國戰略》《發展論壇》2002/1
  目前主持承擔的縱向課題:
  1、《中國經濟快速地區的可持續發展模式評估》 國家社科基金子課題 主持人
  2.《山東省企業家素質研究》 山東省教育廳社科課題 主持人
  3.《山東省高技術風險投資運行機製與模式研究》山東省軟科學課題 執行負責人
  4.《我國風險投資中風險企業的評價與管理研究》山東大學科技預研項目 主持人
  成果獲獎情況:
  1.《山東人口流動問題探析》獲山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1999/12
  2.《濟南市風險投資機製研究》獲濟南市科技進步三等獎 2001/04
  3.《中國台灣中小企業與大陸鄉鎮企業比較研究》 獲山東省軟科學成果三等獎 1998/12
  4.《山東省通貨膨脹、失業、人口流動與社會發展相關分析及對策研究》獲山東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2000/10
  5.《智力密集中心城區――濟南市曆下區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戰略與規則研究》獲山東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2003/10
  6.《IT企業知識型員工的激勵問題研究》獲山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2004/4

巡警支隊財務股股長、副主任科員

  民族: 漢
  警種: 交警
  地區: 河南
  生辰: 1963-10-30
  忌日: 2005-12-03
  先進事跡:
  中共黨員,大專文化程度,1998年8月任巡警支隊財務股股長,副主任科員,二級警督警銜。
  李軍同誌從小就受到革命家庭的良好教育和嚴格要求。
  自1986年參加公安工作以來,參加工作後,在各級黨組織和各級領導的培養教育下,較好的樹立了革命的人生觀、高尚的的道德品質和進取敬業的精神,他為人正直、工作踏實,愛崗敬業、認真負責,兢兢業業、勤勤懇墾,憑著對黨的忠誠和對公安工作的熱愛,以高度的事業心和責任感,講學習、講政治、講正氣,嚴格履行工作職責,處處以一名優秀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實踐著“真誠待人、不懈奮鬥,盡己所能做好工作”的原則,絲毫沒有懈怠和自滿,特別是在擔任巡警支隊財務股長期間,模範遵守各項規章製度,堅持原則、廉潔奉公,厲行節儉、勤勞持家,恪盡職守、任勞任怨,憑著對事業的執著追求,忠實履行著人民警察的神聖誓言,圓滿完成上級交給的各項任務,受到領導和同誌們的一致好評,曾4次被評為優秀公務員,2001年7月被市局黨委授予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北京工業大學教授

  1964年12月生於山東省淄博市,現任北京工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環境工程博士點助理責任教授、市政工程博碩士學科首席教授助理,建工學院市政工程學科部副主任、汙水汙泥處理與資源化技術研究室主任。1985年、1988年、1995年於哈爾濱工業大學市政環境學院獲給水排水學士、環境工程碩士和環境工程博士學位,1996年至1999年於日本千葉大學做博士後研究員。2000年獲北京市科技新星,2006年獲北京市中青年骨幹教師。現任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環境工程分會副秘書長,中國土木工程學會給水排水學會理事、排水委員會委員,《環境工程》雜誌編委,《亞洲給水排水》雜誌編委,中國化學工業出版社環境出版中心編委,中國水網谘詢專家;國際水學會(IWA)和日本水環境學會(JSWE)會員等。
  主要研究方向:市政工程學科 汙水汙泥處理及資源化理論與技術方向
  1. 汙水生物處理理論與技術
  2. 膜生物反應器技術
  3. 垃圾滲濾液及高濃度有機廢水處理技術
  4. 汙泥減量技術
  5. 汙泥處理處置及資源化技術
  作為負責人在研課題:
  [1]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基於流離和多氧化還原環境的汙泥減量反應器與機理研究”
  [2] 國家863項目子課題“城市汙水SBR工藝脫氮除磷技術研究”
  [3] 國家863項目子課題“汙水高效深度處理與回用技術研究”
  [4] 北京市科技新星項目“淹沒複合式膜生物反應器技術及廢水處理特性研究”
  [5] 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剩餘汙泥減量型高效汙水處理工藝技術研究”
  [6] 北京市節水辦課題“垃圾填埋滲濾液處理及資源化技術研究”
  [7] 建設部課題“厭氧―好氧耦合高效汙水處理技術”
  [8] 中日合作項目“混凝沉澱法去除回流液中的磷以及剩餘�A泥�I理方法的探討”
  [9] 北京市教委項目“汙泥減量工藝技術研究”
  [10] 北京市排水集團項目“缺氧、厭氧、好氧工藝脫氮除磷工藝技術研究”
  科研成果:
  多年一直從事汙水汙泥處理與資源化技術的研究與教學工作。先後完成了國家“九五”、“八五”重點攻關,國家863項目,國家自然基金,建設部、教育部、黑龍江省重點攻關、北京市自然基金及中日合作項目等二十餘項國家、省部級及國際合作課題研究;獲建設部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黑龍江省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部優秀圖書二等獎1項、黑龍江省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和省環保局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連續兩年獲《中國給水排水》優秀論文最高獎。目前正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863”項目子課題、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和中日合作項目等十餘項科研項目。
  主編專(譯)著5部、參編國家標準2部、參編專著和教材4部,在《Water Reserch》、《Bio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Process Biochemistry》、《Water Science & Technology》、《European Water Pollution Control》、《Space Medicine & Medical Engineering》、《中國環境科學》、《環境科學學報》、《中國給水排水》、《環境科學》、《現代化工》、《給水排水》、《哈爾濱建築大學學報》、《太陽能學報》、《環境工程》、《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環境汙染治理技術與設備》等發表論文100餘篇,其中被SCI、EI 等檢索收錄的論文20餘篇。指導及協助指導碩士和博士研究生30餘人,11人已畢業並獲得學位。

四川大學教授

  博士,四川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男,1966年生。從事工業結晶技術及磷化工的研究工作,開發了多項先進適用技術,主持了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的研究。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械工程學院書法家

  字兵事、冰釋、子儀,號隆源,聽雲堂主人。現供職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械工程學院政教室。自幼酷愛書法藝術,初學顏柳,後學二王,研習《懷仁集字聖教序》時間較長。能從曆代法書碑帖中汲取營養,以豐富自己書法功力。近年來對米芾、黃庭堅、王鐸等墨跡廣泛涉獵,作品追求古人神姿意韻。
  多年臨習書法,感悟頗深。竊以為書法必須根植於中國的傳統文化。甲骨鼎文、秦印古璽、晉紙漢牘、唐帖宋劄、詩詞歌賦等都是書法所要借鑒的。所謂書法,就是筆法、墨法、章法的綜合。然筆法是基礎,章法是關鍵,墨法豐富方可出神采。書法亦文人雅事,茶餘飯後或幾知己書友砥礪切磋,或夜深人靜展卷清讀,或揣摩古人作書時心境與與場景,或展素揮毫一展翰墨風韻,實乃人生一大快事。書法雖屬雕蟲小技,可它畢竟是書家文化底蘊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近期的作品力求書卷之氣和靜穆之氣,深懂計白當黑、筆墨相生、深淺聚散、萬取一韻的道理。
  侵染翰墨,其樂無窮。幾經耕耘,略有收獲。書法作品曾獲中國21世紀首屆書畫評比活動一等獎、中國名家書畫大展書聖獎、 慶祝建黨80周年"海內外書畫大展"書法金獎、長白藝苑"龍崗杯"書畫印交流展中年組金獎、"錦繡山河--當代中國書畫名家邀請展"金獎。並結集出版,有的被有關單位收藏。已有近百幅作品見諸於書刊報端。注重書法理論研究,撰寫學術論文,並在專業報刊上發表。曾舉辦書法講座,兼任大學生書法課教學工作。現為河北省書法家協會會員,並擔任省直分會副秘書長。
  

上海京劇院老生

  男,漢族,京劇老生。祖籍北京,生於1961年11月29日,梨園世家。
  出身於梨園世家,耳濡目染,自幼喜歡京劇並學唱京劇。他的天賦也好,嗓音圓潤,倒倉之後,更進一步。同時,李軍自幼打下了京胡基礎。
  李軍的嗓音清亮圓潤,唱念吐字清晰,韻味醇厚,委婉耐聽,演唱感情飽滿,表演細致流暢,扮相俊逸,雍容儒雅,台風穩健。他聰穎過人,領悟很快,一段唱聽上兩遍就能記住。李軍在全麵繼承楊派老生的基礎上,又在鑽研其它流派的特點。一級演員,工老生。男,漢族。上海京劇院優秀老生演員。先後畢業於中國戲曲學院和首屆中國京劇優秀青年演員研究生班。 李軍就讀大學時曾受教於葉蓬、王世續、劉盛通、李世霖、傅德威等名師,後又拜梁慶雲、馬長禮、李鳴盛為師;近年來又得到汪正華先生的悉心指教。
  李軍專工餘派、楊派老生,他基本功紮實,嗓音條件較好,唱腔動聽、吐字清晰;同時,他又有良好的駕馭角色的能力。表演大方、做功細膩、台風優雅,深受戲迷和觀眾的喜愛,是當今京劇舞台上影響甚廣的青年老生演員。
  擅演劇目有《漢宮驚魂》、《失·空·斬》、《四郎探母》、《紅鬃烈馬》、《大·探·二》、《楊家將》、《伍子胥》、《群·借·華》、《打金磚》、《洪羊洞》、《鄭板橋》、《捉放曹》、《珠廉寨》、《打漁殺家》、《甘露寺》、《秦瓊賣馬》、《宋江題詩》、《擊鼓罵曹》、《烏盆記》等。新編京劇《野豬林》、《白蛇傳》、《扈三娘與王英》、現代京劇《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新創劇目有新編曆史京劇《鄭板橋》、新編神話京劇《寶蓮燈》、新編京劇《大唐貴妃》、京劇《梅妃》、現代京劇《熱血悲情》、現代京劇《生死界》等。所著的學術論文有《京劇行腔藝術與道家精氣銳》。
  1991年以《擊鼓罵曹》獲全國中青年京劇演員電視大獎賽最佳表演獎;1993年以《烏盆記》、《鄭板橋》獲梅蘭芳金獎大賽(生角組)“金獎”;1996年被評為第二屆“中國京劇之星”;2001年以《宋江題詩》獲全國京劇優秀青年演員評比展演榮譽獎。
  1985年正式拜著名楊派藝術家梁慶雲先生為師,學習了《洪羊洞》、《烏盆計》、《擊鼓罵曹》、《珠簾寨》、《遊龍戲鳳》、《二堂放子》等楊派劇目。1988年在香港又正式拜著名京劇藝術家馬長禮為師。學習《將相和》、《斷密澗》、《秦香蓮》、《甘露寺》等劇目。1991年正式向戲劇教育家王世續先生學習《問樵鬧府》、《打棍出箱》、《戰太平》等劇目,並在中央電視台《戲曲欣賞》欄目做了專題介紹。
  1982年畢業分配至山東省京劇院任主要演員。
  1985年至1987年連續三年獲新長征突擊手稱號。
  1987年獲山東省中青年戲曲電視大賽“玲瓏金杯獎”。
  1988年獲山東省省直文化係統戲曲表演“一等獎”。
  1989年獲山東省青年戲曲專業“一等獎”。
  1990年獲全國中青年電視大獎賽青年組“最佳榮譽獎”。
  1991年獲全國中青年電視大獎賽青年組“最佳表演獎”。
  1992年正式調入上海京劇院工作。
  1993年以來在院裏的支持下,首編首創了《鄭板橋》、《楊家將》,
  2003年出演了《大唐貴妃》的主要角色。自《大唐貴妃》演出後,有機會拜在崇敬已久的楊派傳人汪正華先生的門下。幾年來在汪先生的悉心教導下和自己的刻苦努力下陸續演出了《伍子胥》、《失空斬》、《四郎探母》等楊派骨子戲,在對楊派的認識上有了長足的進步;且演出了汪先生的成名作《宋江題詩》、《沙橋餞別》、《上天台》,深得汪先生的真傳。最近又在籌備新排《梅妃》的演出,李軍在藝術上的刻苦和執著,繼承和創新的精神值得推崇與學習。
  現是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
  活動年表
  1991年11月,農曆辛未年:第二屆全國中青年京劇演員電視大賽閉幕
  由中央電視台及各省市自治區電視台主辦、中國戲劇家協會協辦的第二屆全國中青年京劇演員電視大賽閉幕。
  最佳表演獎青年組獲獎
  1993年10月31日,農曆癸酉年九月十七日:梅蘭芳金獎大賽生角組評選揭曉
  10月27日至10月31日在北京舉行梅蘭芳金獎大賽生角組評選,經過4天評比,結果揭曉。本次大賽實為第三屆全國電視京劇大賽,冠名梅蘭芳金獎大賽,為期三年。不限年齡,分3組9個行當進行。
  老生組獲獎
  1993年11月26日,農曆癸酉年十月十三日:首屆上海“十佳”優秀青年演員評選總決賽京昆專場演出舉辦
  李軍《鄭板橋》
  1994年4月29日,農曆甲戌年三月十九日:天蟾京劇中心逸夫舞台開台祝賀演出舉行
  上海天蟾京劇中心逸夫舞台開台祝賀演出於4月29日至5月5日舉行。
  1996年10月8日,農曆丙子年八月廿六日:首屆中國京劇優秀青年演員研究班開班,文化部首屆中國京劇優秀青年演員研究班在北京中國戲曲學院開班。
  1999年2月15日,農曆戊寅年十二月三十日:1999年春節戲曲晚會播出
  吉祥九九――1999年春節戲曲晚會在央視播出。京劇《雙投唐》選段(鼓師張景霖,琴師李祖銘,演員孟廣祿、李軍;演出單位天津市青年京劇團、上海京劇院)
  1999年9月27日,農曆己卯年八月十八日:上海京劇院攜《寶蓮燈》赴京參加“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50周年50個重點獻禮文藝項目”演出活動。
  2000年3月29日,農曆庚辰年二月廿四日:首屆中國優秀青年京劇演員研究生班畢業典禮舉行
  “首屆中國優秀青年京劇演員研究生班”畢業典禮在京舉行。
  2000年4月5日,農曆庚辰年三月初一日:上海京劇院慶祝建院45周年係列演出第六天
  上海京劇院慶祝建院45周年係列演出舉行,第六天在逸夫舞台慶祝新編神話京劇《盤絲洞》公演500場暨新版《孫悟空大戰盤絲洞》公演,由優秀青年演員史敏、嚴慶穀、李軍擔綱主演。市委宣傳部和市文化局分別發來嘉獎令,對《盤》劇公演500場與以獎勵。
  2000年12月30日,農曆庚辰年十二月初五日,19時45分:懷仁堂2001年新年京劇晚會舉行
  懷仁堂2001年新年京劇晚會舉行。《中國京劇》(李軍,李勝素)

寧夏吳忠市儀表股份有限公司車銑工

  男,33歲,中共黨員,大專學曆,技師,寧夏吳忠市儀表股份有限公司車銑工
  作為公司數控車工的第一批操作人員,他很快熟悉了機床的性能及原理,並熟練掌握了程序的編製方法。他利用機夾刀具的裝夾方式,自製多種焊接車刀,既提高了數控車床加工的靈活性,又節約了成本,使刀具價格由原來的每片幾百元降至十幾元,且能多次重複使用。他所改進的刀具在加工公司電站閥閥芯、硬密封球閥閥座等多種深孔、高硬度材料的加工中都達到了常規刀具所無法實現的效果,零件的成品合格率提高了一倍以上,加工效率提高了三倍,年節約生產成本十幾萬元。2001年,他所操作的設備換成了集車、鑽、銑三種機床功能於一身具有5個軸的車銑中心,他又主動承擔了公司血液閥、溫控閥等多種關鍵部件的加工,並對許多產品的工藝、工裝、刀具作出大膽的改進。多年來,他不斷創新工作方法,提高加工效率,年均完成工時六千小時以上,超過正常定額的2倍。先後獲“全區傑出青年崗位能手”、“全國技術能手”等稱號。

河南省鶴壁市人民政府副市長

  男,漢族,1961年11月生,山東曹縣人,中共黨員,研究生學曆, 1978年9月參加工作,現任鶴壁市人民政府副市長。
  學習簡曆
  1978年09月-1978年12月,河南省委機要幹訓班學習。
  1985年09月-1987年08月,在河南省委黨校政治經濟學專業學習。
  1997年09月-1999年07月,在大連理工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研究生班學習。
  2000年09月-2000年12月,在河南省委黨校處級幹部培訓班學習。
  任職簡曆
  1978年12月-1980年11月,河南省省委辦公廳第三秘書處機要員。
  1980年11月-1987年08月,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秘書處幹部
  1987年08月-1991年08月,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秘書處文書科副科長。
  1991年08月-1996年11月,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一處主任科員。
  1996年11月-1998年12月,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副處級秘書。
  1998年12月-2000年11月,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五處副處長
  2000年11月-2001年04月,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金融聯絡辦公室副主任
  2001年04月-2004年07月, 河南省交通廳人事勞動處處長。
  2004年07月-2006年05月,河南省交通廳辦公室主任。
  2006年05月-2006年12月 河南省交通廳副巡視員。
  2006年12月至今 鶴壁市人民政府副市長。
  工作分工
  負責交通、旅遊、淇河保護開發、工商管理、質量技術監督、食品藥品監督、教育、文化、衛生、體育、廣播電視、新聞出版等方麵的工作。
  分管和聯係單位:市交通局、市公路局、市旅遊局、市淇河生態保護與開發辦公室、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市市場發展服務中心、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市教育局、鶴壁職業技術學院、市文化局、市文物局、市衛生局、市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辦公室、市體育局、市廣播電視局、河南有線電視網絡集團有限公司鶴壁分公司、市新聞出版局、鶴壁火車站。

河北理工大學校長

  性別:男
  民族:漢族
  出生年月:1958年07月
  博士、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
  學習與工作經曆:
  1982年3月畢業於河北機電學院熱處理工藝及設備專業。
  1994年3月畢業於天津大學機械工程係,獲工學碩士學位。
  1997年3月畢業於天津大學機械工程係,獲工學博士學位。
  曆任河北科技大學材料係主任,河北科技大學科研處處長,河北科技大學副校長。
  2007年3月18日任河北理工大學校長。
  現為國家塑性工程學會理事、精鍛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生產力學會理事、國家鍛壓標準化委員會委員、中國模具工業協會理事、河北省科協常委、河北省工程圖學會理事長、河北省鍛壓學會副理事長、河北省高新技術產業協會副會長、河北省模具工業協會常務副理事長、河北省成人教育學會副理事長、河北省自學考試委員會委員。
  研究方向與主要成就:
  長期從事教學科研及行政管理工作。研究方向為冷鍛、開式冷擠壓成形的理論、工藝設備及塑性成形模擬技術。主持或參加科研課題18項,發表論文30餘篇,編寫教材1部;獲機械工業部和中國汽車工業科技進步三等獎各1項。
  主要研究成果有:基於電磁偏轉軌跡控製的拋射式快速製造工藝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汽車轉向橫拉杆開式冷擠壓技術(國家“八五”期間優秀科技成果、南京市科技進步三等獎),開式冷擠壓雙向全自動液壓機研製,電機軸開式冷擠壓工藝及設備研究(河北省重大科技攻關項目),曲線母線孔截麵異型孔開式冷擠壓成形性研究(河北省自然科學基金),轉向節零件熱擠壓成形數值模擬(為企業創效益300萬元),依維柯汽車半軸套管開式冷擠壓工藝研究(為企業創效益近2000萬元),連杆螺栓頸部圓角滾壓強化機床,小圓弧滾輪進給式滾壓強化工藝及連杆螺栓數控滾壓機床(獲機械工業部及中國汽車工業科技進步三等獎),開式冷擠壓成形理論建模及工藝參數的應用研究,開式冷擠壓成形工藝基礎數據庫的建立。

中國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

  男、1963年出生、經濟學博士;具有數學專業學士、技術經濟專業碩士和數量經濟專業博士的學曆背景;1995-1996年美國斯坦福大學訪問學者;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經濟係統分析室主任。
  近幾年作為課題負責人所完成的主要課題有:
  “國家創新係統與企業改革”(中國社會科學院基礎課題);
  “中國貨幣供給與通貨膨脹關係的係統分析與定量研究”(中國社會科學院青年基金項目);
  “中國科技發展目標與科技發展計量模型研究”(科技部 “十五” 科技規劃子課題);
  “北京市經濟與財政收入分析與預測”(北京市財政局課題,自1997年滾動研究至今);
  “《2001-2002年北京市高技術產業化指南》重點領域(項目)選取理論與方法研究”(北京市計委與北京市工程谘詢公司課題);
  “1999-2001年中建一局四公司企業發展戰略研究”(中建一局四公司企業谘詢課題);
  “中國民生銀行分支機構選址理論與模型”(中國民生銀行課題);
  “海澱園經濟發展評價與預測分析”(2000年度中關村海澱園招標課題)。
  “北京市及相關省市經濟分析”(北京市政府課題)
  “北京市社會保障資金數據分析與相關測算”(北京市政府課題)
  “企業信用評價理論與模型”(中國財經網課題)
  “有色金屬與國民經濟發展關係及海外有色金屬資源開發戰略研究”(中色建設集團)
  “高新技術產業社會經濟評價理論與方法”(中國社會科學院B類重大課題)
  同時作為主要成員,多次參加“中國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經濟藍皮書)等國家級及社科院的重大與重點課題研究;在國家一級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多篇。目前主要從事以經濟模型及數據分析為基本研究工具的相關研究,涉及宏觀經濟、企業分析與評價、社會保障等多方麵領域。

湖北省宜昌市五中校長

  文學學士,華東師大教育學原理研究生班結業。中學高級教師。現任宜昌市五中校長、黨總支書記。
  中國教育學會會員,中國西部地區教育顧問,全國初中教育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湖北分會副理事長,湖北省校長協會初中分會副會長。宜昌市優秀校長、首屆市級學科帶頭人、宜昌市課改考改研究組成員。從教28年,其中從事學校管理工作18年,先後擔任市十三中校長、市六中黨總支書記兼校長,二00五年八月調任市五中黨總支書記兼校長。長期兼任教學工作,在學校管理和教育教學領域有數十篇論文在國家、省、市級獲獎或在論著、刊物中發表。曾榮獲“湖北省教育科研100佳個人”等多項獎勵。

河南省新聞出版局版權局官員

  男,1960年6月出生,河南武陟人。漢族,河南省委黨校研究生學曆。1981年3月參加工作,1986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曆任河南省林業廳國營林場處副處長,河南省經濟林和林木種苗工作站站長、支部書記。
  2002年9月至2005年5月任河南省林業廳總工程師。2005年5月至今任河南省新聞出版(版權)局黨組成員、紀檢組長。

天津市心理衛生協會理事

  女 “老三屆”知青 返城前在內蒙古民族大學附屬醫院工作近20年。現為天津市心理衛生協會理事,天津市心理谘詢師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天職業心理健康谘詢服務中心谘詢部長,應用心理學副研究員,國家注冊執業醫師 國家注冊心理谘詢專業教師 國家注冊心理谘詢師。

華東師範大學副教授

  1966年生。教育學博士,華東師範大學教育科學與技術學院教育係和中國教育史研究所副教授。著有《玄儒佛道教育理論比較研究》、《中國傳統教育理論的變異與整合》、《中國教育思想史》(合著) 等;主編有《中國教育大係·曆代教育製度考·魏晉南北朝編》。發表論文30餘篇。

湖北省襄陽硬筆書法家協會副主席

  碩堂,1977年生於武漢, 現為《紙墨有約書法報》主編,畢業於工藝美術專業。現為中國硬筆書法家協會會員、湖北省書法家協會會員、湖北省教育學會書法教育委員會理事、襄陽硬筆書法家協會副主席、襄樊市青年書法家協會副秘書長、西部書畫藝術院副院長。
  作品參加:西泠印社首屆青年書法篆刻展、首屆敦煌國際書畫藝術大展、首屆中國書畫小作品展、西泠印社首屆手卷書法展、西泠印社首屆楹聯書法展、湖北省第五屆黃鶴獎書法展、性靈派第二屆全國書法原創作品展、迎新春移動通信杯全國書法大賽、《書法報》第三屆“黃鶴獎”書法篆刻大賽獲優秀獎、2006年《書法導報》國際書法篆刻年展、麵向二十一世紀湖北省書畫展獲獎、全國總工會70成立周年全國藝術大展獲一等獎、中國文聯首屆全國民間工藝美術書法大賽特別金獎、文化部藝術中心主辦的建國50周年全國書法大展一等獎、中國文聯主辦21世紀首屆中國書畫精品大展優秀獎(最高獎)、21世紀海峽兩岸書法交流展獲一等獎,作品在台灣日本展出、共青團中央中國書協聯辦的第二屆中國青少年書法大賽獲獎。

汕頭海關緝私局局長

  汕頭海關黨組成員、副關長兼緝私局局長
  男, 1957 年 6 月出生,漢族,江蘇省漣水人,中共黨員,大學本科,現任汕頭海關黨組成員、副關長兼緝私局局長,二級警監。 1972 年 12 月參加工作,先後在新疆軍區陸四師炮兵團、烏魯木齊海關、汕頭海關工作。 1991 年 9 月以來先後任霍爾果斯海關副關長、阿勒泰海關關長、烏魯木齊海關偵查分局副局長、緝私局局長、烏魯木齊海關黨組成員、副關長兼緝私局局長。 2006 年 9 月開始任汕頭海關黨組成員、副關長兼緝私局局長。
  分管緝私局、財務裝備處、機關服務中心等部門。

南開大學數學係副教授

  男,1970年生,南開數學科學學院數學係,副教授。1989年考入南開大學數學係基礎數學專業,1993年免試推薦在南開數學研究所基礎數學專業攻讀研究生。1998年畢業獲博士學位後留校任教至今,在數學基地班任教“數學分析”五年。
  1999年獲得南開大學校優秀教師獎和天津市高校青年教師多媒體教學演示二等獎,2003年獲得由陳省身設立的“吳大任――熊知行數學教學獎”。
  現在主要有以下兩個研究方向:一個是在胡國定教授主持的無窮性邏輯、信息推理的應用兩個項目中進行算法研究以及信息推理方法用於數據挖掘的軟件開發工作;另一個是數理邏輯中的信念修正理論,在Mathematical Logic Quarterly等刊物發表了多篇該領域的研究論文。

哈爾濱市兒童醫院副主任醫師

  李軍,女,副主任醫師,1985年畢業於哈爾濱醫科大學臨床醫療係,同年分配到哈爾濱市兒童醫院工作至今。1988年開始從事小兒心血管內科工作。22年任心血管內科科副主任,25年晉升為主任醫師。哈爾濱市醫學會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專家庫成員。曾在國家級雜誌.省級雜誌上發表多篇論文。1997年曾在北京醫科大學第一臨床醫院婦嬰醫院心血管內科進修學習半年。擅長心肌炎.心肌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先心病圍手術期管理及並發症治療.川崎病.細菌性心內膜炎.大動脈炎等心血管病和風濕熱.類風濕病等變態反應疾病。

天津中醫學院附院主任醫師

  性 別:男
  出生年月:1950年4月6日
  畢業學校:天津衛生職工醫學院
  政治麵貌:中國共產黨黨員
  工作單位:天津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
  工作職務:針灸部副部長
  專業職稱:主任醫師
  主要工作經曆:
  自1976年從事針灸臨床工作,1984年畢業於天津衛生職工醫學院。1990年至1998年任功能檢查科主任,1998年至今任針灸部副部長。1990年參加編著《石學敏臨證集驗》(天津科技出版社)撰寫《針刺治療中風病研究》1990年12月赴法國參加第二屆國際針聯大會;參加《風池穴不同手法對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患者的顱底動脈血流的影響》獲得1997年度天津市科技進步二等獎;主持《無創傷心功能檢測中計算軟件的研究與開發》2000年通過天津市科委鑒定,獲得科研成果;1996年7月至1997年11月在德國講學及醫療工作。作為主研人員參與天津市重點項目《針刺治療老年期癡呆及基礎實驗研究》(正在進行中)。

紡織資源網主編

  性 別:男
  出生年月:1974年4月2日
  畢業學校:南通大學(南通紡織工學院)
  主要工作經曆:
  主要工作經曆:
  李軍,英文名Barry,筆名楚人,紡織資源網主編、行業分析師、產業觀察員。從業以來積累豐富的行業經驗,擔任過國有紡織企業的生產管理、原料采購,後在紡織行業專業網站中華紡織網和中國第一紡織網擔任信息主管和行業分析師,主持個人專欄《楚人觀察》,現紡織資源網主編,致力於紡織行業上下遊的分析與研究,對整個紡織產業鏈有深刻的理解與認識。已在多家紡織專業媒體上發表大量的分析文章和研究報告。

湖南大學副教授

  副教授,博士,湖南大學腫瘤醫學中心副主任,主要從事納米及單分子水平上的生物
  分析化學研究。曾於2000年作為訪問學者赴香港浸會大學任研究助理。現主要的研究方向為量子 點熒光納米顆粒的合成、分子信標核酸探針的設計與合成、生物大分子的活細胞內成像以及實時監測酶反應動力學的研究。已在國內外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10餘篇,作為主要人員主持和參加正在承擔和已承擔過國家級、部省級等科研項目20餘項,其中包括國家自然科學青年基金國家“973”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等,參與CRC出版社約稿英文專著Biomedical Photonics Handbook》的編著。

影視導演、演員

  姓名:李軍
   性別:男
  出生年月:1956年
  職業:影視導演
  職稱:國家二級演員
  所在單位:成都話劇院
  電影作品
  1986年《過江》
  1989年《義膽除魔》
  1992年《辛棄疾喋血傳奇》
  1994年《小醉拳》
  1995年《少林寺十八小銅人》
  1995年《大進軍―席卷大西南》
  1996年《桃源鎮》
  2004年《鬼城諜變》
  電視電影
  2000年《都市紅塵》
  電視作品
  1985年《茅台酒的傳說》
  1987年《死水微瀾》
  1988年《金三角皇後》
  1992年《年華無悔》
  1994年《夢斷情樓》
  1994年《蘇東坡/千古風流蘇東坡》
  1994年《黃土嶺1939》
  1995年《龍頭老大》
  1996年《我不回家》
  1997年《玉堂春》
  1997年《大裂穀》
  1997年《女人三十》
  1997年《亂世英雄》
  1997年《特警大追蹤》
  1997年《府河人家》
  1998年《三十年河東》
  1999年《和平衛士》
  1999年《盛世青天》
  1999年《白日》
  2000年《末路》
  2001年《威脅》
  2002年《第八警區》
  2002年《喋血黎明》
  2003年《2003·追捕》
  2003年《內幕》
  2003年《與誰共眠/與敵共眠》
  2004年《國家命脈》
  2004年《夢回青河》
  2005年《西聖地》
  2005年《如歌的歲月》
  2006年《宋慶齡》
  2006年《靠山》
  2007年《我的刑警朋友》

廣東省徐聞縣人民檢察院檢察長

  男,1963年9月生,籍貫、出生地湛江市東海島,1984年9月參加工作,1990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學曆大學(中山大學網絡學院法學專業),
  2004年12月任湛江經濟技術開發區檢察院副檢察長(正科級)、黨組成員;
  2008年4月任湛江經濟技術開發區檢察院副檢察長(副處級)、黨組成員;
  2008年12月至今任徐聞縣人民檢察院檢察長。

湖南省木偶皮影藝術劇院高級舞美設計師

  男,1929年出生,湖南省邵陽市人。湖南省木偶皮影藝術劇院高級舞美設計師兼編劇,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湖南省劇協理事,中國木偶皮影藝術學會常務理事,中國舞台美術學會、中國硬筆書法學會和湖南省美術家協會會員。1950年至1962年期間,先後任小學、中國語文及美術教師,地區報紙和省級文學及美術編輯,科教電影動畫設計等。1962年起從事皮影藝術工作,創作改編皮影戲劇本10餘部,代表作有《采蘑菇》、《聰明的伊敏》、《火焰山》等。皮影美術方麵,設計和修改加工的皮影戲劇目50餘個,代表作有《彩蘑菇》、《聰明的伊敏》、《火焰山》、《兩個縣官》、《梁紅玉》、《狐狸和烏鴉》、《英雄少年賴寧》等,其作品先後在羅、德、波、伊、越、日等許多國家演出,並曾榮獲市加勒斯特第三屆國際木偶節最佳演出獎,第四、五屆全國木偶皮影戲會演大會獎和湖南省1981年文藝創作獎。其所創作的皮影美術工藝品曾在比利時國際博覽會和維也納中國藝術節展出獲好評,發表的主要作品有劇本《采蘑菇》、《聰明的伊敏》、《永路和水叫驢》有關皮影的學術論文《論皮影戲和藝術特點》、《論皮影戲的劇本創作》、《楊長避短發揮皮影藝術優勢》和《皮影美術設計初探》等。其生平主要事跡已收入《兒童文學辭典》、《中國當代名人錄》、《中國文藝家傳集》、《中國當代藝術界名人錄》、《世界名人錄》、《世界華人文學藝術界名人錄》等。

中國科學院地化所副研究員

  博士,副研究員。1993年考入長春科技大學應用化學與地球化學專業,1997年獲工學學士學位。1999年考入中科院鹽湖所地球化學專業,2002年獲理學學士學位。同年考入中科院地化所環境地球化學專業,2005年獲理學學士學位。現在中科院地化所環境地球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工作,先後參加了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中科院重要方向項目,主要從事對水體及土壤營養鹽、穩定同位素及重金屬的生物地球化學循環研究。
  發表的主要論文有:
  1. Li Jun, Liu Cong-qiang, Wang Shilu, Zhu Zhaozhou, Zhou Zhihua, Xia Huayun. Vertical variation of phosphorus forms in surface sediments from Wuli Bay, Taihu Lake, China. Chinese Journal of Geochemistry, 2006, 25(3): 279-284.
  2. 李軍, 劉叢強, 王仕祿, 周誌華, 朱兆洲, 肖化雲. 太湖水體溶解營養鹽(N、P、Si)的冬夏二季變化特征及其與富營養化的關係. 地球與環境, 2005, 33(1): 63 - 67.
  3. 李軍, 餘俊清. 黃旗海介形類及其殼體穩定同位素環境記錄. 鹽湖研究, 2002, 10(4): 13-18.

第四軍醫大學唐都醫院副教授

  男,1967年7月1日生,現為第四軍醫大學唐都醫院副教授、副主任醫師。
  第四軍醫大學唐都醫院
  工作經曆:
  (1990 u2013 1993)南京軍區總醫院住院醫師
  (1993 u2013 1995)第四軍醫大學附屬唐都醫院骨科醫師,助教
  (1995 u2013 1996)第四軍醫大學附屬唐都醫院骨科住院總醫師
  (1996 u2013 2004)第四軍醫大學附屬唐都醫院骨科主治醫師,講師
  (2004 - )第四軍醫大學附屬唐都醫院骨科副主任醫師,副教授
  (2005 u2013 2006)美國加州大學戴威斯分校醫學中心骨科訪問學者,博士後
  教育背景:
  (1984 u2013 1990)第四軍醫大學醫療係本科
  (1997 u2013 2000)第四軍醫大學附屬唐都醫院骨科碩士研究生
  (2001 - 2004)第四軍醫大學附屬唐都醫院骨科博士研究生
  臨床工作:
  在軍醫大學附屬醫院跟從國內知名骨科專家臨床工作十數年,熟練掌握骨科腫瘤專業、創傷專業、小兒專業、脊柱專業組疾病的診斷及手術治療方法。在美國加州大學DAVIS醫學中心骨科和撒克拉門托SHRINER醫院骨科重點學習兒童髖關節發育性疾患及成人髖關節運動損傷及疾患,負重關節軟骨損傷的手術技術,髖周及骨盆骨折的手術策略及技術等。
  專業分組:創傷及人工關節。
  創傷特色:四肢長骨閉合髓釘技術;四肢關節周圍骨折解剖複位固定技術;骨盆髖部骨折複位固定技術;骨折不愈合的骨移植及重建;臂叢神經損傷的手術修複及功能重建。
  關節特色:兒童髖關節疾患(發育性髖關節脫位,髖臼發育不良;兒童股骨頭壞死PERTHES病;骨骺滑脫症;感染性疾患;髖畸形等)及成人髖關節周圍骨折疾患(老年髖部骨折;遺留髖臼發育不良;股骨頭壞死的分期保頭及置換;撞擊綜合症;臀肌筋膜攣縮;)。
  臨床興趣:髖肩關節運動損傷及負重關節軟骨損傷的臨床診斷技術和手術修複治療。
  軍隊醫療成果一等獎一項(2000-1-4-6);陝西省科技進步一等獎一項(2000-074-6)。
  《骨科急症診斷與治療》,2001,世界圖書出版社,編委。《軟傷與骨關節損傷診斷治療學》,2004,人民軍醫出版社,編委。《臨床骨科學》,2003,世界圖書出版社,參譯。
  教學工作:
  多年本科及研究生骨科教學、英語臨床教學經驗。申請並完成院校教學研究基金《骨科多媒體雙語教學課件》項目一項;教學論文2篇。
  科研工作:
  發表學術論文20餘篇;
  碩士論文《骨肉瘤中血管內皮生長因子表達及微血管密度與腫瘤預後關係》被選為2000年全國科技大會交流論文;
  博士研究圓滿完成全軍醫藥衛生科研基金課題《骨腫瘤微波原位滅活骨缺損修複新材料的研究及臨床應用》(01Z091)中《骨形態發生蛋白-2轉染骨髓基質細胞的生物學特性和其骨誘導修複作用》的研究工作
  以第一負責人承擔省衛生科研基金一項《陝西省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彎的防治研究》(04025)
  專業社團:
  中華醫學會陝西省骨科學會
  中國醫師協會
  美國骨科研究會(ORS)
  國際華人骨研協會(ICHTS)
  語言能力:
  熟練閱讀翻譯骨科英文專業文獻,流利的英語口語專業及日常交流能力。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農學院教授

  一、基本情況
  男,1964年2月生,甘肅涇川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耕作製度研究會常務理事。
   二、研究領域及方向
  旱區農業生態、高效農作製度、作物係統模擬。
  三、工作學習簡曆
  1983年在甘肅省平涼農業學校畢業,並在甘肅省涇川縣農技推廣站工作2年;分別於1989年、1992年和1998年在西北農業大學獲農學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2002年在中科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農業資源利用學科博士後出站;1992年留校任教至今,曆任助教、講師、副教授和教授。
  四、學術及科研成果
  長期從事農作學、旱農學、農業生態學、農業信息技術等課程的教學工作。先後擔任本科生《農作學》、《農業信息技術》以及研究生《精確農業基礎》、《高級耕作學》等6門課程的教學工作。主要參與完成的“強化旱作農業教學得耕作學課程體係改革與建設”獲陝西省教學成果一等獎(位居第二名)。主編、副主編和參編《農作學》、《農業信息技術》、《農業生態學》等高校教材6部,其中,主編的《農作學》教材2007年獲陝西省普通高等學校優秀教材二等獎,主編的《農業信息技術》教材入選 “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
  多年來主要從事黃土高原旱作農業生態、高效農作製度和作物係統模擬等領域的科研工作。主要參加“八五”和“九五”國家科技攻關項目、國家973項目、國家863項目、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等10多項,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項。參與完成的“中國北方旱農區域治理與綜合發展研究”等4項成果分別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寧夏回族自治區科技進步三等獎、陝西省科技進步三等獎。發表學術論文70餘篇,獨立和合作出版《黃土高原地區種植製度研究》、《中國北方旱區農業研究》等學術專著共5部。

故宮博物院宮廷部研究館員

  男,北京人,1964年10月生。北京大學分校曆史係文博專業本科畢業。現任故宮博物院宮廷部研究館員,長期從事中國古代青銅器的研究、鑒定工作。1992年至1997年參加國家文物局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全國館藏文物一級品的鑒定。個人學術專著有《中國青銅器收藏與鑒定》,合著有《中國文物定級圖典·一級品·青銅器篇》等。

中國水電七局副總經濟師

  男,漢族,山東淄博人,1963年4月出生,1979年12月在水電七局一處參加工作,就業學曆高中,1987年11月畢業於富春江職工大學水工建築專業,專科學曆,2004年6月畢業於四川師範大學法學專業(脫產),本科學曆,1987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現任水電七局副總經濟師、市場開發部黨支部書記、副主任,教授級高級工程師,一級建造師。

外交學院副教授

  男,1956年出生。 已取得職稱:翻譯、高級經濟師、高級國際商務師、副教授。 工作經曆:北京外國語大學教師(法語)、部翻譯室翻譯(外事)、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副處長(外經)、外貿公司經理(外貿)、駐外大使館(經濟外交)、外交學院外語係主任。 學業經曆:北京外國語大學法語專業(本科階段)、法國國際公共行政學院國際經濟關係專業(研究生階段)、巴黎第11大學法學院外交與國際組織專業(博士階段)。 所授課程:本科生:商務法語、外事法語、口譯(連續翻譯)。 研究生:口譯(連續翻譯、同聲翻譯)、國際經濟貿易關 係。 科研作品:翻譯:《基督山伯爵》簡寫本(已出版) 《中國申辦奧運報告電視片解說詞》編著:《現代法漢漢法詞典》(已出版),《漢法分類詞匯手冊》(已出版),《袖珍法漢漢法詞典》(在編),《英漢漢英詞典》(在編), 《大學法語(第三冊)》修訂並任主編,《法語口譯教程》,《奧運法語》,《公司法語》,《商貿法語》,《法語口譯手冊》。論文:《口譯理論教程講義》(已發表),《論關貿總協定與國際多邊貿易談判》(已發表),《關於中國加入世貿組織進程分析》,《論駐外使館經商處的工作》(已發表) ,《論法語過去時態之比較》(已發表),《現代法漢漢法詞典》(已發表) ,《論中國對外經濟援助及改革》(已發表), 《論外語教學法》。教材:授課所需範圍 。研究方向:法語、翻譯、經濟外交、國際經貿合作 。

武漢大學教授

  性別: 女
  出生年月:1962年12月
  最終學曆:博士研究生
  職稱:教授(博士生導師)
  學位:雙博士
  職務:城市設計學院城市規劃係係主任
  所在院係:城市設計學院城市規劃係
  研究方向:城市規劃與設計,城市設計
  近三年獲得的學術研究表彰、獎勵:
  1)“西藏u2018香芭拉風情園u2019規劃設計中的文化觀和曆史觀” 獲湖北土木建築學會,第九屆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二等獎;
  2)“規劃中的功能秩序與自然生態環境”――湖北京山第一中學校園規劃設計湖北土木建築學會,第八屆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三等獎;
  3)“湖北省赤壁市金雞山公園詳細規劃設計”獲湖北省建設廳2005年度湖北省優秀城市規劃設計表揚獎;
  4)“湖北省赤壁市城市綠地係統規劃”獲湖北省建設廳2005年度湖北省優秀城市規劃設計三等獎。

蒙陰三中語文教師

  男, 1990年9月進入臨沂師範專科學校(今臨沂大學)漢語言文學教育專業學習,並於1992年7月,畢業參加工作,於1993年9月在山東教育學院,參加脫產進修兩年,於1995年7月,畢業回單位任教。在日常工作學習之餘,比較愛好電腦的使用,能熟練使用各種辦公軟件。從2006年10月開始業餘時間積極向各報社投稿。
  近 來 發表文 章 《中考熱點分析――短信、標點一家親》 《新苑報 中考版》2007.4.16 41期
   《微末技藝與頂上功夫�D�D<孔乙己>細節描寫談》 《新苑報 中考版》2007年7月
  《我錯過了陽光》中考滿分作文 《新課程報 語文導刊》2007年10月9日
  《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檢測題》《語文學習報》魯教七年級第4總56期 2007年7月23日
  《<社戲>單課淘金》《語文學習報》魯教七年級第1總53期 2007年7月2日
  《萬紫千紅總是春�D�D古代文學體裁淺說》《語文學習報》魯教七年級第15總67期
  ……

Levelup論壇版主

  男,河北保定人,Levelup論壇保定區版主。長期以來,在完成大量論壇管理工作的前提下,一直致力於“掌機玩家群”的興旺與熱鬧,是一位深受群成員愛戴的好群主。
  NDS版《GTA CW》發售以來,由於和遊戲中的主角Li Huang長相酷似,且自稱“皇上”,曾有不少人誤認為該角色是以李軍為原型設定。

同濟大學軟件學院客座教授

  性別: 男
  籍貫:湖南漣源
  出生年月:1981年2月
  社會職務:同濟大學軟件學院客座教授、吉林大學珠海學院兼職教授
  職務:點創(香港)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三亞點創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三亞安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
  主要研究領域:虛擬現實、立體視頻、RFID等

李 軍簡介資料(個人簡曆圖片)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